1957年7月5日,《人民日報》發表了北洋著名校友,中國當代經濟學家、教育學家、人口學家馬寅初根據在浙江、上海等地進行的人口調查和我國國情總結出來的科學預見——《新人口論》。馬寅初于1903年考入北洋大學礦冶學門,后經北洋大學選派公費赴美留學,改修經濟學,先后獲得耶魯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,對我國的經濟、教育及人口方面貢獻卓著。
1952年7月起,全國高校開始了大規模的院系調整。經過此次院系調整,天津大學化工、建筑等學科雖然得到了加強,大批傳統的優勢學科被調出,比如整個理學院以及工學院中具有50多年歷史的采礦系、地質系和冶金系,它們充實和建立了一批大學,哺育了蹣跚起步的新中國高等教育。天津大學從一所理工結合的大學,轉變為新型的多科性工業大學,是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多科性工業大學之一。
1914年,由北洋大學法律學門乙班畢業生賈文范翻譯的中譯本《羅馬法》出版,是現存我國第一部《羅馬法》翻譯著作。
1934年夏,民國教育部據視察報告,對北洋工學院飛機發動機制造研究,多有所獎勉,并令設法成立航空工程學系。1935年9月,國民政府教育部批準國立北洋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設立航空工程組。
1928年7月,南北統一,試行北平大學區制,國立北洋大學與平津各大學一道歸并北平大學,改稱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。